成果展《寄塑》從工業設計視角看人與自然的現存關係 │ 中華大學新聞網 CHU News
跳到主要內容區

成果展《寄塑》從工業設計視角看人與自然的現存關係

工業產品設計學系《寄塑》成果展,探討人類與自然之間的依存關係

 

2020-06-04 │ 秘書室

儘管多校畢業成果展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而取消,但中華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應屆畢業生展現成果的決心,並未因此受到影響。他們以「寄塑」為主題,探討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,2日由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、建築與設計學院院長何明錦、工業產品設計學系主任陳湘媛、總召梁成瑜共同剪綵開幕。

畢展總召、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學生梁成瑜表示,展覽主題「寄塑」主要闡述人與大自然之間,和諧相處是地球維持平衡的基本條件,但從人類自覺站在萬物頂端開始,如同站到大自然的對面,形成近似對立的關係。長期交互影響的結果,形成自然界裡存在人工干涉、人工環境被自然環境影響的景象。

由陳采音、梁成瑜、林宜萱、余侑庭四位同學的作品「洄塑」,是今(2020)年與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合作工藝新趣計畫作品。作品在討論地球在工業革命後,人類大量生產器物的結果下,海洋瞬間成為人類產物及海廢的最佳載體。四位同學挑選海廢經典元素「浮標」,在環島旅程中收集來自台灣四周沿海的浮標,再運用傳統漆藝裝飾並組合成為燈具,象徵人類文明的揮霍,也應由人類來彌補的涵義。

這項作品獲得2020新一代設計展金典新秀贊助特別獎的肯定。陳采音指出創作這項作品之前,在老師的引薦下,前往漆藝家廖勝文工作室實習與學習漆藝,作品透過燈光與漆藝包裝後的海廢浮標所呈現的流線布局,傳達海洋意象,進而為海洋環境保護議題發聲。

「輔助救難設備」則是平時是公共家具的形式,緊急避難時可快速轉換成逃生的輔助救難設備。創作學生蘇郁涵、宋恒瑜表示,當郵輪遇上船難時,便可利用水的浮力及人站在桌上的重力,使伸縮部分往反方向延伸成可容納4至5人的救生艇。這項作品也獲得金點新秀設計獎的肯定。

校方表示,工業產品設計學系《寄塑》畢業成果展出16組作品,涵蓋文化創意、產業環境改造、環保議題、生活休閒、交通運輸等議題,即日起至6月6日(星期六)止,歡迎校內師生、畢業校友與各界人士蒞臨本校建築與設計學院展覽廳參觀。

 

工業產品設計學系《寄塑》成果展,探討人類與自然之間的依存關係

瀏覽數: